新国标GB 5009.12-2023,对于高盐样品(食盐、酱油、腌渍食品、火锅底料和方便面盐包等),在分析测试之前使用微波消解-固相萃取的方法,将调料样品中的铅和含盐基体分离,以及富集目标化合物,能使背景干扰大幅度降低,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。
Origsil色谱柱 纳鸥科技全新推出Origsil色谱柱,采用独特的键合封端技术,显著增加了硅胶表面的配体覆盖率,更高的配体覆盖率可以使填料惰性、分离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极大改善。同时,结合纳鸥技术团队20年+的填装工艺技术,沿用国际标准的柱效测试方法,全新推出Origsil色谱柱,各化合物理论塔板数均在10万以上。一款优秀色谱柱,仅仅是高柱效、对称峰形和优异分离度还不够,使用寿命也...
方法优势:现行国标GB 5009.26-2016仅针对N-二甲基亚硝胺检测,且操作过程中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、耗时较长、标准方法回收率低、再现性差等问题。纳鸥科技依据全新发布的《GB 5009.26-2023食品中N-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》,采用Anavo HLB-P或 HMR-Lipid可较好地吸附样品中磷脂、蛋白、有机酸、脂肪酸等干扰物质,9种亚硝胺类的回收率在71.93%~117.88%...
方法优势:GB 5009.35-2023与2016版相比,着色剂检测种类由7种增加至11种,同时基质种类也进行了扩充,前处理小柱由聚酰胺粉变更为PWAX或同等类型小柱。纳鸥科技依据GB 5009.35-202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,采用Anavo PWAX-II固相萃取柱净化,提取方法简单、回收率高、净化效果优异、方法稳定性好。 1、标准品配制(1) 单标储备液1000 ug/mL,称取适...
2023年9月2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》(GB 31608-2023)等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的公告(2023年 第6号),为助力检测工作者扩项:1、纳鸥科技针对新颁布的《GB 5009.26-2023 食品中N-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》和《GB 5009.35-202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》开展了相应的实验方案,具体见下文;2、将其中21个色谱检测相...
GB/T 5750-2023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》于2023年10月1日起即将开始实施。标准中第八部分规范了有机物类物质的检测方法,其中邻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等15种SVOCs,检测工作者普遍反映使用C18和HLB等前处理小柱,回收率不理想。Anavo 15种SVOCs解决方案Anavo针对GB/T 5750-2023第 8 部分(有机物指标15),采用了Anavo高交联聚甲基丙...
众所周知,吸烟和二手烟对身体伤害极大!危害包括增加肺癌的发病率、导致不孕或胎儿畸形、容易骨质疏松等。 2020年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,对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六城市的餐饮场所工作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调查,经检测即使是已出台全面无烟立法城市,可替宁检出率34.12%,三羟基可替宁检出率16.32%;未出台全面无烟立法城市,相应指标更高,可替宁检出率68.04%,三羟基...
丙烯酰胺作为具有神经、生殖、发育毒性,容易致癌,已被国家癌症中心 (IARC)列为ⅡA类致癌物,在最新颁布的GB/T 5750-2023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》对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拓展,在2006版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,新增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。GB/T 5750.8-2023 (13)丙烯酰胺的测定,第一法(新增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)相比第二法(气相色谱法)的优势...
溶剂效应(solvent effect)亦称“溶剂化作用”,指液相分析中,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反应平衡和反应速度的效应,可能造成色谱峰展宽、分叉、保留时间漂移、峰面积变化,双峰等现象。与此同时,较早洗脱的峰出现前延或分叉。
新标准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GB 5749-2022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。也是该项标准经过16年后再次更新,水质指标由GB 5749-2006的106项调整为97项,包括常规指标43项和扩展指标54项。
1、峰前延峰前延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: 造成峰前延的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,我们可依次逐一排查:1)样品过载降低进样浓度,看峰形是否有所改善。一般认为峰高在100mAU左右比较合适,不至于因过载影响峰形。2) 溶解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匹配由于样品溶剂与流动相匹配性不好,导致进样过程中样品分子在进入色谱柱进行正式的色谱保留行为前,样品溶剂对样品分子的浓度分布造成了扰动,虽然这种扰动持续的时间短...
10月27日海关总署紧急发布公函:从11月28日起,所有出口的动物性食品批批必检氯霉素、硝基呋喃代谢物、孔雀石绿和结晶紫。这些物质相关监管单位一直在检测,但在这次加急的公函中,紧急增加了硝呋索尔代谢物,并纳入了硝基呋喃代谢物中(现共5种)。 10月31日,农业部、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市场总局联合紧急发布《水产品中硝呋索尔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》征求意见稿,也就意味着,未来硝呋索尔...
磷脂是所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,存在于所有动物性食品、生物样品(包括血清、血浆和全血),成为LC-MS分析的一大难题——因为磷脂会与目标分析物一起共洗脱并离子化.
根据欧 盟 (EU ) 2019/1871 法规要求, 自 2022 年 11 月28 日起,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、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、孔雀石绿等药残的测定限值将执行新的标准. 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 的规定,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 (地区 ) 标准要求。
GB 5009.285-2022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》,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发布,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。新标准中新增加的两个方法检测要点、注意事项有哪些呢?
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,使用反相色谱柱可解决80%以上问题。而反相色谱柱中,使用最多的是C18柱。然而,色谱分析检测的时,总是会碰到极性大的样品,实在让人很头疼,一直是分析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难题,经常遇到检测灵敏度低、保留弱、分离度不理想、峰形不佳等问题。
我们在液相或液质分析过程中,会经常遇到峰前延、色谱峰展宽,分叉等。我们往往容易把以上异常的峰形误判为色谱柱损坏、或填料塌陷、或仪器问题等,逐一排查系统、色谱柱等都正常,可为何会出现如此奇怪的峰形,百思不得其解。蓦然回首,原来问题就出现在溶剂效应,这个隐形的杀手上。
由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36项兽药残留检测标准,于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32项标准为全新发布。
整个分析过程中,样品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约占全部分析时间的 60%-70%,前处理过程引入的误差约占整个误差的 30%-40%,因此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取和使用,直接关系到整个分析方法的成败和优劣。
由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36项兽药残留检测标准,于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32项标准为全新发布。整个分析过程中,样品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约占全部分析时间的 60%-70%,前处理过程引入的误差约占整个误差的 30%-40%,因此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取和使用,直接关系到整个分析方法的成败和优劣。因此,针对其中新颁布国标中6个经常使用的标准:GB...
GB 23200.121-2021《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配合标准的实施和扩项,国家权威检测机构,使用纳鸥科技的Anavo® QuEChERS产品,特色的2.7µm核壳C18/PFP色谱柱,结合谱宁溶剂效应消除器分别对46种常检农药残留和375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开展了相关检测。整个实验过程前处理简便,仪器方法快速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定量限及回收率优于标准检测要求。